我最討厭什麼都回答〞隨便〞的人。問他去哪裡,隨便。問他吃什麼,隨便。換句話說,我向來自稱難搞之人,很大成分是因為我太有主見。大多的時候,我有一定的計劃,有一定的想法。我的世界,非黑則白,沒有太多灰色地帶,因為我對每個人,每件事,每樣東西,都愛恨分明。到昨天為止,我還一直以為這是一件好事。

 

大少除了動作很慢以外,最讓爸媽抓狂的舉動就是他很愛發牢騷(whine 一早起床鼻子塞住,whine電視台沒有想看的節目,whine。餐廳裡沒有自己愛吃的菜,whine。無論我們如何苦口婆心勸他,告訴他愛發牢騷的人是多麼地討人厭,他還是戒不掉這個壞習慣。看上個月 Parenting 雜誌中講到小孩讓爸媽最頭疼的事,發牢騷還真的榮登榜首,占33%(其餘讓爸媽頭疼的事還包括手足戰爭,頂嘴,亂發脾氣 tantrum等等)。所以我看我們也不是唯一面對這問題的家庭。雖然我知道對付發牢騷的辦法就是在小孩發牢騷時忽視他,我也的確這麼做,但效果總不那麼理想。

 

 這幾天,突然悟出了什麼。為什麼當事情不是照自己心中的計劃前進,或者是某些人的舉動反應並非自己預期的時後,我就會感覺壓力很大,會很不開心,但老爺卻沒那麼大反應?雖然我沒有像大少般鼻音很重的發牢騷說出來,但我心中的 OS 絕對不比他說出口的少。他只是因為人生歷練不夠,還不懂得控制自己心中埋怨的聲音罷了。但老實說,人生中怎麼可能事事順心?恐怕不如自己意的機會居多吧﹗那麼他大了,豈不是會和我一樣,一有什麼與自己非黑則白的意見左右時,就會很煩惱?

Ell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 這篇文章限定好友觀看。
    若您是好友,登入後即可閱讀。

今年暑假,老爺因為香港學制改動的緣故,少了許多暑期班,多了很多時間在家。但因為天氣熱,少出門,所以這兩個月來,每天家中倆兄弟的爭吵聲總是此起比落。但除了兄弟的爭吵聲,爸媽勸架或教訓孩子的聲音外,我們家最常聽到的一句話卻是︰講普通話。因為老爺每次一聽到大少和我說英文就會很生氣地對大少說︰講普通話。然後如果大少不想講,勢必上演一場父罵子哭的戲碼。眼看還有一個星期就開學了,媽媽除了每天被吵到快瘋了以外,今天還是終於忍不住決定化解家中圍繞〞普通話〞所產生的緊張局勢,找爸爸談。

這話兒,要從頭說起。從大少九年前出生,我就決定用英語和他說話。而決定的理由,我想老爺也不是很明瞭。雖然普通話才是我的母語,但我的英語也算不差,加上口音算是標準,所以當時老爺也沒阻止我。但其實那時候有這個決定有三個原因。第一,九年前的我總覺得我們只會在香港短住,始終會回美國,所以我不想孩子經歷我以前剛到美國時學習第二語言的經驗,或者更深一層來說,我不想他有朝一日在美國念書時,因為語言的障礙而放棄自己的理想。第二,在香港講普通話的人與講英語的人所遭受的待遇可說是截然不同,九年前尤其是如此。而初為人母的我,很自私的選擇了用英語與他們溝通,打從心理不想任何人瞧不起我的孩子。雖然九年後的今天,普通話早已經滲入香港,但香港人對大陸人的刻板印象和態度,怎麼也比普通話更深入人心。盡管我的普通話是台灣式的,但如果你不解釋,香港人也聽不出你是哪裡的國語,馬上認定你是陸客。所以就算到了今天,我還是極少在公眾場合用國語和少爺們說話。第三,正如在美國的華人總在家和孩子講普通話而不說英語一樣的道理,英語學校會教嘛﹗我覺得中文靠學校教就好啦,不需要我煩惱啦﹗ 我們又不是上國際學校,沒理由學不會中文啊﹗

很明顯的,我的三個原因,到今日都起了變化。在少爺們大學之前,我們並不計劃回美國。普通話在香港,因為經濟與實際因素,成了一堂必修課。一般政府學校在中文英文都得兼顧的情況下,兩種語言的程度都明顯下降。這三年的觀察下,我不得不承認,我們有那麼一點高估了學校吧﹗大少雖完全可以應付學校的中文課,但他的中文程度絕對有待加強,比他的母語差多了。如果今天我們在中國大陸或台灣,情況可能完全不同,因為它整個大環境就是普通話,小朋友沈浸在普通話中,真的沒什麼理由學不會(除非上國際學校)。這就是為什麼少爺們的廣東話比普通話好的原因吧。他們和同學間的互動完全是廣東話主導,所以盡管我們在家從沒和少爺說廣東話,他倆的廣東話卻沒什麼問題,因為在學校,除了中文課用普通話上,剩下的時間,大家的溝通還是以廣東話為主。所以老爺這兩年來就一直苦口婆心的勸我轉台和大少講國語,不打算再靠學校了。

可能因為我和大少都習慣了和彼此用英文交談,所以要轉台,心理上有那麼一點困難。除了唸中文書給他聽的時間外,母子間的對話還是英語為主。加上二少的普通話還處於零狀態,我很懶得做個翻譯,所以當著二少的面,更是少用國語。我很久以前做過一個研究,並從中學到一位父母最好不要同時用兩種語言和年幼的孩子溝通,因為那很容易混淆小孩。所以我很堅持,既然我選擇用英語開始,我一定要把他們教到聽說讀寫都很穩固時,才開始第二語言。二少現在還不會自己閱讀英文書,所以距離我的目標還有一兩年,我才會開始教他另一種語言,我可以成功炮製大少,沒理由不用在二少身上。(大少上小學前,中文程度也近於零。)還有一點就是,正因為我知道大少的中文程度在哪兒,我不想因為語言障礙,讓大少減少與我的溝通,雖然我也知道,我是唯一能讓他普通話進步的人。但爸爸每天重複著那句講普通話換來的是︰爸爸的生氣與無奈,大少的不解和反抗,和二少唯一會說的普通話就是講普通話」(因為每天至少聽五十次,所以他講這句可真是標準極了﹗)。普通話在我們家已經不再是一種語言,而是一個 tension。父子之間的感情也一觸即發,火藥味滿溢。

今天在父子又反目時,媽媽終於還是開口和爸爸談了。我從沒有覺得普通話不重要,我很清楚少爺們無論如何一定要把它學好。我也有儘量彌補我覺得學校教得不夠的部份。但我總覺得老爺用錯了方法。我問他,如果你每天只大聲叫你的學生說英文,說英文,說英文,他們的英文是否就會變好?老爺說,小孩子有很多東西就是得逼他們練習,彈琴游泳心算,小時候,我們的父母還不是這樣逼我們。我知道小朋友的紀律是要靠父母訓練的,所以對他們生活習慣和做人待事,我嘮叨或罵到嘴乾舌燥也從不心軟。但我覺得練習語言或彈琴跳舞等等課外活動,越逼越叨,反效果反而越大。久而久之,他們會把被逼著做的項目,當成一種懲罰,一種折磨,然後有一天,在沒有人逼的時候,狠狠地把它丟棄。

Ell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 這篇文章限定好友觀看。
    若您是好友,登入後即可閱讀。
  • 這篇文章限定好友觀看。
    若您是好友,登入後即可閱讀。

這兩個禮拜有很多家長忙得滿頭大汗,得拿出有如 CEO的時間管理技巧和拚命精神,幫孩子安排一個所謂〞充實〞的暑假。以我個人的經驗,如果妳的孩子還是六歲以下,妳可能會看得一頭霧水,體會不了這所謂的壓力。但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當媽媽們進入暑期營報名備戰狀態時,我真的很想掛一個大 banner, 上面寫︰WELCOME TO REALITY!

 

不論中外,大部份暑期營的對象都是六歲以上的小學生,因為幼稚園的小朋友太小,體能和自理能力都未能讓老師一個人應付得了。所以,就算有暑期營,也多半是一些比較靜態的唱歌跳舞做手工藝班,如同學校的延續而已。當然,國外有一些體育方面的營是從四五歲就開始了,因為外國人向來比較重視體育,所以很小就可以加入棒球足球隊。不過整體來說,六歲以下的暑假,如果爸媽上班時間配合得了,通常應該以放鬆玩樂為主。

 

但是進了小學以後,除了每間學校有自己的暑期班以外(通常比較主攻學術主科),這些年坊間更是冒出大量五花八門包羅萬象的暑期營,這一點也是不分中外的。從現實角度想︰

Ell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今年讀的中文書中,一如往常,紅色的書是我們很喜歡的。不同的是,從我們的書單可以看出,我們還是開始讀翻譯本了。因為香港圖書館總沒有英文原文書,但卻有大量中文版的翻譯書,為了找尋好故事,我們今年有開始讀一些翻譯本。相對於依賴大少提供評鑑的英文書籍,中文書籍因為我都有一起看(就算是大少自己讀的,我也都隨手翻翻),所以比較有心得發表。有幾套台灣出版的書值得特別推薦一下:

格林文化出版的【Great Names】叢書系列 - 傳記故事讓我們認識一些有名的科學家,音樂家,藝術家,運動員等…不只為了知道他們為何名留千古,並可以仔細分析他們的特質和成功的因素。 格林的這個系列因為請林良等大師操筆,質素有一定的保證。 我和大少一起認識這些創作力特強的名人後發現,他們小時候在學校可都是令老師頭疼的“壞學生"喔!(學校真是個抹煞創作的地方!)唯獨這套書比較舊,所以好像絕版了,只有圖書館有!

天下出版的【可能小學的愛地球任務】, 【可能小學的歷史任務】 兩套書 經由創意童真的故事帶出歷史和環境保護的知識,寫得真好!故事中還插入背景知識的解說,我很喜歡!雖然我們才剛剛開始看這系列,但肯定會把它們全部借回家來慢慢欣賞。讀它們的時候讓我想起英文書神奇樹屋系列,但這兩個系列講的是中國的歷史和台灣的環境及資源,真是非常難得。 對於像我這樣自己都對中國歷史不夠了解的讀者,真是一套天書!

小天下出版的【童話思考故事】- 媽媽我真希望所有書的背後,都可以像這兩本書一樣有一個 “思考討論訓練",讓爸媽可以和孩子進行討論。除了挖出故事深層的意義外,更能和孩子討論一些價值觀和人生哲學,非常有意思。 這套書有兩本:童話思考故事1:巫婆最愛吃什麼? 和 童話思考故事2:頭痛的狐仙 我們都非常喜歡,討論時孩子的答案更不時帶給媽媽驚喜呢! 這種在故事後有提供相關討論的書,連英文書中都不多見,好特別!

天下出版的初級讀本【閱讀123】系列 - 總格來說,我覺得我們接觸到的橋樑書內容都比較一般。大多可能因為針對國小低年級的同學而寫,所以走的多是搞笑並卡通化的路線(媽媽自己不太喜歡,但大少好像還ok)。 雖然我還是深深被繪本的故事和插圖吸引著,但為了加強大少自己閱讀的能力,仍然會借這一類橋樑書給他看。這類書通常一百頁上下,文字多圖片少。雖然這一年中,我並沒有發現他的詞彙等等突飛猛進,但至少有達到我的原意,那就是讓大少知道:讀中文書也是個找好故事的方法(畢竟我們身在中國,所接觸的中文書可比英文書多太多了)。 而【閱讀123】系列除了賣座,內容也是比較優質的。信誼出版的【兒童閱讀列車】和小兵出版的【小兵快樂讀本】系列我們的圖書館也很多,我們也都有借來看。大少還有時會大笑出聲,但媽媽覺得內容方面比較沒有【閱讀123】的深入和吸引人。不過也算是不錯的橋樑書。

Ell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學期又快結束了,又到了我們書單分享日! 大少三年級(2010 年6月到 2011 年5月)所閱讀的英文書單中有了一些小小的變化。 感謝各位媽媽們的分享和香港圖書館的便捷,大少有機會接觸到一些較深奧的著作。通常這些書來自於 Newbery Metal and Honor Books 的得獎書或提名書,但也有一些是看了網上的書評或各部落的分享而特別去找給大少看的。 從下面書單中紅色大少最愛的書來看,媽媽周圍找好書的心思沒有白費!這些有畫紅色的書都是他一看完就讚好  的書,然後他還必定補上一句:媽,妳也該看看。 今年大少雖然還是有閱讀三百八十一本書(中文書加英文書,而且不論書的簡易長短),但我總覺得他的功課實在太多了,weekday 他幾乎都只有和我讀中文書,只有到了週末,他一早六點多起床,才會抱著他的英文書啃!真是有些可惜。

 

以下是英文部份的圖書。其實小說類的書都是我幫他找的,他自己借的永遠是他最愛的動物書(比如 Top 10 什麼什麼動物啊或恐龍和龍等等),或是自然科學方面的參考書。我覺得大少閱讀的風格和他畫畫的風格很像:他喜歡寫實派的作品。他畫畫永遠想怎樣才能畫得和原物最像,而讀書也最愛看國家地理雜誌出版或參考書類型的 facts。這一點可能因為他是男生吧,又或者我們就是很實際的一家人! Anyway, 希望我們的書單大家也能有用!

 

Title

Ell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 這篇文章限定好友觀看。
    若您是好友,登入後即可閱讀。

在看了歐諾黑的「慢活」(In praise of slowness: How a worldwide movement is challenging the cult of speed by Carl Honore) 後,一一檢討著自己本已經很慢的生活方式。高興的發現,書中有很多的想法其實我們已經付諸實行,不過在此還是寫一下和大家分享書中實踐慢活主義的精華。

 

現代人的生活講求速度與即時效果,無論衣食住行、工作、戀愛、購物、教育…都要「快」、「多」、「先」、「得」。這一點在香港,可能因為先天地方小寸土如金,資源少,所以更為明顯。 從很多生活細節都不難看出,香港的人真的很不習慣慢下來。地鐵暫停兩分鐘即刻被人罵,上菜市場的阿嬤走得慢一點肯定被人嫌。心不靜,修養不足可算是通病,也是值得分析的社會現象。比如上個月,我每天仔細觀察我們菜圃的植物種植,就覺得那幾塊小小的田地,還徹底地反應了一般香港同胞的普遍心態:每一塊大約 2m x 0.5m 大的田地上,滿滿滿種了各式各樣的蔬果。 大多人種了旁邊鄰居也種了的植物(隨波逐流),大多人種了超過五種植物(新就是好),大多人的植物密密麻麻連土壤都看不到 (多就是好)。好像深怕自己的收成會比隔壁鄰居差而丢臉,又或者他們接下來幾個月要靠這塊地維生... 無論如何,重點是他們好像不了解,植物的種植其實並不是多就是好,有的時候反而弄巧成拙,因養份不足而搞到沒有一棵長得好。舉個例子,農莊裡有大約八個人種了蕃茄,但只有一個人的蕃茄有變紅。其他的,因為他們在大約 0.5m x 0.5 m 的地上種8-20棵蕃茄,加上沒有人剪去分枝,全部任由其自然向上下左右猛烈發展,結了很多果子,卻全部長不大,而且因為樹葉濃密,枝梗逼擠,都曬不到太陽,養份又不夠,全都在綠了一個多月後,壞爛死掉。看著那些可憐枯萎的蕃茄,我開始想,在現實生活中,是不是也有很多人生活急促,盲目跟風,迷失自我,找不到自己的個性與節奏呢?

Ell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前幾天大少說他們班上在討論生活作息. 全班對大少的作息都視為外星人. 因為大少六點半吃飯,九點鐘準時睡覺 (有時八點半就不行了). 這我們早知道,大家都取笑我們是全香港最早睡的家庭. 但我不知道的是,別的家庭有多晚睡.  全班三十人裡,有超過半數的小孩居然是零晨十二點後睡覺.  9-10pm 睡的只有大少一人. 10-11pm 睡的也只有幾個. 剩下的都是11點或12點後. 我知道小孩可能愛誇大,但這群八至九歲的孩子中,甚至有幾個說自己已經有過"失眠"的經驗 (大少很好笑,問我什麼是失眠,可見他真沒體驗過!). 


學齡兒童本應需要10-12 個鐘頭的睡眠,大部份小朋友應該都七點多要出門,十二點就寢就算睡到七點不吃早餐不刷牙就出門,也只睡了七個鐘頭.  睡眠不足直接影響注意力這一點,當然不必我多說.  沒時間吃早餐對健康的影響也不用多講.  撇開健康因素不說, 我很好奇的部份是: 從三點半放學以後,他們都在做什麼?


沒有錯,大少說,老師也好奇到底學生們為什麼那麼晚睡.  其實香港的社會整體來說是晚睡一族. 早上的香港是很安靜的 (除了菜市場搶菜的師奶們好不熱鬧), 商店大多十一點才開門. 大部份的公司都是九點才上班. 學校也是八點或八點半才上學. 加上爸媽回家得晚,吃飯也晚,自然作息時間就往後移. 所以我猜這是小朋友晚睡最大的原因:因為大人也晚睡.  但聽了大少的描述,原來大部份的小朋友並不是為了等爸媽吃飯或和爸媽聊天才將作息變晚.  從四點到家,到十一二點睡覺的這七八個鐘頭,他們都在:

Ell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 這篇文章限定好友觀看。
    若您是好友,登入後即可閱讀。

最近的週末好像都閒閒地.  可能因為離學期末還遠,老師學生都心散散地,功課考試都很少. 雖然天氣都不是很晴朗,但我還是抓著兩位少爺到處亂跑.

麥當勞兒童餐在送海綿寶寶產品,意志力超低的我們,當然禁不起誘惑,每個週末報到. 連去了幾個星期,到過不同地區的麥當勞,我發現了一個普遍的問題: 服務人員的質素可越來越恐怖. 這份最低工資的工作,有很多青少年擔任. 但不只一次,我遇上了十來歲的少年,把我叫的三份套餐通通拿錯! 動作慢或拿錯也就算了, 後面的反應更是令人擔心. 因為他們通常被顧客告知錯誤後,完全進入夢遊狀態,一整個不知所措,傻在原地發呆. 直到經理上前罵人,並給予命令後,才會看到他們下一個動作. 從這短短的一幕,我們真的要深思:天啊! 我要如何才能避免我的兒子八九年後也落得這步田地???

 


Ell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這篇文章限定好友觀看。
    若您是好友,登入後即可閱讀。

最近正好接下一份工作,寫小學生網上閱讀練習.  (香港一般的公立學校,每天都會派網上中文和英文的閱讀練習,一篇100字左右的文章,外加幾個問題.  同學閱讀時,可以計分,和同班或其他學校的學生競爭. 學期末,如有閱讀某某篇文章,出版商會頒發證書一張.) 在和出版社討論的時候,遇到不少問題,又一次,我對香港學生閱讀體系深感失望. 之前在陪讀的瓶頸為了什麼而閱讀 兩篇文章中就提過,香港的學生雖然在全球學生閱讀能力進展研究中有很好的閱讀成績, 但我個人發現的兩大問題是 1. 學生對閱讀並沒有熱情,沒有樂趣.  2. 學校未能提供閱讀討論的環節,所以可能吃了很多,卻消化不了,也因此錯過了很多書中的含意和精華. 

 

這次當我換個角度,不是讀者,而是作者時,我才發現,原來整個觀念錯誤的,是背後的大人!  我發現,這些提供讀物的大人們,自己可能都不看書! 因為從他們提供的寫作指導方針中,不難看出,他們對閱讀這檔事有多不進入狀況.  第一個發現是,閱讀對他們來說,是解剖一群字的文法與詞彙.  他們認為,一篇文章,孩子們只要搞懂了他的動詞時態,只要查了所有的生字,就會懂了.  我知道英文不是這些孩子的母語. 第二語言的學習,總得從零開始,把語法 (syntax) 搞清楚,並背一些單字.  但比如學習了幾年後,是不是應該踏出這個框框,讓文章的內容成為閱讀的重心呢? 我很懷疑,如果從小一到中六的英文閱讀,都只專注於語法,那孩子從閱讀中,可以真正得到一些什麼?? 我知道中文的文法比較鬆散,也沒什麼人會把中文句子拆開,看動詞是哪個,是什麼時態. 那為什麼非得把英文句子拆散呢??? 大少的中文也算是他第二語言吧! 但不論我陪他閱讀,或他自己閱讀,我覺得我們的出發點一向都是:這個故事(這篇文章)在講什麼? 所謂理解,應該是對內容的理解和反芻,不是單對句式和單字的理解吧! 因為少爺們的閱讀習慣自小養成, 故事 本身對他們就是一個吸引,只要故事開始,他們自然想聽,想看,想討論. 英文如此,中文也如此. 所以這又都回了"為了什麼而閱讀"這個問題.  我們閱讀,應該是因為我們深深被故事和文字吸引,不是為了分數. 如果硬要把句子打散,研究它的動詞時態,然後再從分析中猜測某某題目的答案時,誰會享受這個過程呢?

 

第二個發現,是東西文化的差異.  大家都知道,在香港(或兩岸三地,或整個亞洲)的教育體系中,分數及排名佔了多重要的地位.  凡事為考試,凡事有分數. 唱一首歌,有分數. 跑一圈操場,有分數. 考試要排名,全班要排名. 要和前後左右的同學比,要和自己兩個月前的成績比.  但不知大家有沒有發現,東方人和西方人在分數這點,最大的不同是什麼? 我覺得是: 西方人是想盡辦法學生分數. 東方人是卯盡全力學生分數.  沒錯,仔細觀察喔,在我們中國人的學校中(而且越高年級越看得出來)如果答案是自由作答(比如寫 essay 回答問題)時,從來不會有人拿滿分.  老師怎麼樣都會找到所謂錯誤,然後扣分. 如果答案是選擇題,出題的人一定想盡法子混淆讀者,不讓你輕而易舉得分.  相反的,西方的教育體系中,鼓勵學生作答,建立學生自信的這個環節是做的非常好的.  老師(至少在我印象中)從不會刻意刁難學生,該給一百分的時候,也不會吝嗇,好像給了滿分就自己沒面子似的.  而且就算學生有錯誤,重點也是放在他到底理解不理解這問題,而不是他拿幾分. 

Ell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